有机荧光染料:包括花菁染料,花酰亚胺,螺吡喃,氟硼二吡咯,香豆素等。不同的荧光染料性质差异较大,例如光谱性质、溶解性、稳定性以及聚集性能等。 今天星戈瑞小编给大家分享:荧光染料的功能化的那些事?
荧光成像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。相比于常用的可见光以及近红外一区(NIR-I, 750-900 nm)荧光成像技术,近红外二区(NIR-II)由于发射波长(1000-1700 nm)更长,可显著降低在穿透生物组织时的光散射及自荧光效应的影响,使探测深度更深、空间分辨率更高。
随着荧光技术的发展,有机染料的荧光检测及荧光成像已经被应用于环境、生物医学等领域。其中,花菁染料具有摩尔消光系数大、荧光量子产率高,吸收及发射波长可调范围大,可修饰位点多等特点,是有机染料中研究常见的一类。
光稳定性是有机染料应用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。而花菁染料的共轭链长会影响影响其光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。
荧光探针都会包括荧光团、连接体和识别团三个部分。识别团可以选择性的与检测物结合,从而改变探针的化学环境,它决定了分子探针的选择性与特异性。荧光团是把识别团与检测物结合后,将改变的化学环境,变成我们容易看见的信息, 比如荧光产生亦或是荧光淬灭,它决定了识别的灵敏度。而连接基团则是将荧光团与识别团连接起来,进行分子识别。
Cy染料的摩尔消光系数大,吸收及发射光谱位于 600-1000纳米的近红外区,可以避免生物分子本体的荧光背景干扰,因此用于生物探针与细胞显影等领域。
青染料是在两个氮原子之间含有聚次甲基桥的分子,带有离域电荷,多年来一直用作生命科学中的染料。自从 Cy3、Cy5 和 Cy7 在 1990 年代初作为琥珀酰亚胺酯上市销售以来,花青染料开始广泛用作核酸标记。
FITC是一种黄色粉末状的荧光染料,激发波长为494 nm左右,具有高吸收率、优良的荧光量子产率和良好的水溶性等特点,是生物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绿色荧光素衍生物
该类荧光染料具有高的摩尔消光系数、良好的溶解性和光稳定性等优异的光物理性能,其Max电子吸收光谱红移至650nm以上,荧光发射波长达到680nm,是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有机荧光染料。
荧光化学传感器因具有较高的选择性、灵敏度、较低的成本和较为便捷等优点,已被广泛用于生物小分子、阳离子、阴离子以及pH等方面的检测。